人民网北京7月24日电 (记者许维娜)2025(第二十四届)中国互联网大会于7月23日至25日在北京举行。本届大会以“数驱新质·智创未来”为主题,聚焦人工智能(AI)、5G-A/6G、低空经济等前沿技术领域,汇聚全球政产学研各界力量,共同探索AI驱动下的产业升级路径以及数字生态重构方案。
中国互联网协会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关村智用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孙明俊在接受人民网采访时表示,在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进程中,人工智能是推动下一轮产业革命的核心驱动力。
当下,以大语言模型、视觉生成模型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正深刻改变着律师、医生、设计等知识密集型行业。
“这些行业以往高度依赖从业者的个人知识储备和经验积累,存在知识壁垒高、服务资源分配不均等问题。”孙明俊认为,人工智能通过“知识平权”的方式,对海量专业知识进行系统整合与梳理,使更多人能够轻松获取专业信息和服务,从而提升了整个行业的服务水平和效率。这种知识密集型行业的变革,正为其他领域的智能化升级提供重要参考,进而形成跨行业的技术扩散效应。
孙明俊还表示,随着智能体技术的发展,未来两到三年内,知识密集型工作流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将面临重塑。原本繁琐、重复的基础性工作将逐渐由智能体承担,从业者可将更多精力投入创新性、决策性工作。而在五到十年后,人工智能的影响将进一步深入制造业、楼宇运行等与物理世界紧密交互的领域,推动生产方式发生全面变革。
谈及人工智能与算力互联,她介绍,目前国内算力建设呈现“两极分化”状态,解决这一难题需要借鉴电网演进路径,构建大规模集中的算力中心,实现算力资源的高效整合与利用,同时通过算力互联互通提升整体网络运行效率。
孙明俊还表示,在数据安全领域,当前互联网大会汇聚了众多安全领域的专家。大家关注的焦点在于,人工智能在升级原有安全能力的同时,也可能被用于强化攻击手段,使其更加隐蔽且能力更强。此外,数据投毒成为新的挑战。
为平衡数据需求与安全,孙明俊认为,技术层面可采用隐私计算等“数据不动、算法动”的模式;机制层面可通过区块链等技术建立可靠的收益保障体系,确保顶级专家标注数据的长期收益权,激发其积极性。此外,还需积极探索数据资产入表与交易机制,解决“数据价值定义模糊”的问题,让数据在合规前提下充分流动、发挥最大价值,从而在保障安全的同时,促进跨行业的数据共享与创新应用。
宝利配资-配资可信股票配资门户-上海股票配资-在线股票炒股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