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7月24日电 (记者许维娜)2025(第二十四届)中国互联网大会于7月23日至25日在北京召开。本届大会以“数驱新质·智创未来”为主题,聚焦人工智能(AI)、5G-A/6G、低空经济等前沿技术,汇聚全球政产学研力量,共探AI驱动下的产业升级路径与数字生态重构。
中国互联网协会副理事长、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黄澄清在接受人民网采访时表示,互联网天生具有开放性,这一特质在人工智能时代依然会延续。人工智能将逐步“成长”,未来将迎来颠覆性的变革。
黄澄清表示,互联网进入中国30多年来,开放的网络基础让人人都能成为信息的传播者与获取者,由此积累了海量数据。事实上,这些大数据意义非凡,因为人工智能的发展离不开三要素:大数据是基础,大算力是关键,强算法是核心。在这样的基础上,未来互联网的发展方向就是将积累的大数据通过算法转化为人工智能能力并加以应用。
他认为,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演进,过去的信息化系统将迎来系统性升级与重构,其影响极为重大。同时,人工智能的发展也给网络带来诸多挑战,下一代网络IPv6拥有无穷多的地址,能满足人工智能时代人与人、物与物、人与物等端到端连接的需求,我国正计划在2025年完成全面部署,目前进展顺利。
结合本次大会主题,黄澄清认为,“数驱新质·智创未来”这一主题精准契合互联网发展新阶段的核心特征。未来属于智能化时代,数字驱动将催生新质生产力,而新质生产力极有可能由人工智能引领。人工智能有望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在具体应用层面,黄澄清介绍,目前人工智能应用场景众多且仍在成长中。与过去的搜索引擎不同,人工智能能理解、会思考、能听会说、能看会分析,像大脑一样帮助解决问题。例如在出行领域,导航正逐步智能化,未来无人驾驶也将实现智能化;医疗方面,人工智能分析核磁等片子可能比人更准确高效;此外,制定旅行计划等更多意想不到的应用场景也在不断涌现。
技术发展往往伴随着挑战。在谈及人工智能带来的风险与安全问题时,黄澄清认为,任何新技术的进步都是一把双刃剑,互联网如此,人工智能亦然。人工智能时代面临着价值对齐、不可解释性以及如何让更聪明的人工智能为人类服务等诸多新问题。以阿尔法狗击败围棋世界冠军为例,未来人工智能比人类更聪明的案例可能会增多,如何有效治理人工智能时代出现的问题成为一大挑战。
“数据安全作为基础性问题,关键在于平衡个人隐私保护与数据的有效流动及利用。”黄澄清表示,技术上,可以通过多方隐私计算实现“数据不动,算法动”,也可探索数据打标识等管理方式。然而,找到个人隐私保护与数据利用的平衡点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同时还需解决算法的不可解释性和价值对齐问题。(实习生赵梓稀对本文亦有贡献)
宝利配资-配资可信股票配资门户-上海股票配资-在线股票炒股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